天竺沙门洛下逢,请为同社笑相容。 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 |
这是一首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一位天竺(印度)僧人的敬意和欢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嵩山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天竺沙门洛下逢,请为同社笑相容”中,“天竺沙门”指的是来自印度的僧人,“洛下”则表示他在洛阳地区遇到了这位僧人。而“请为同社”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僧人的欢迎和敬意,希望他们能成为同社的伙伴和朋友。而“笑相容”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新朋友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次句“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向往和热爱。作者在凝神远望中,忽然看到了碧云深处,仿佛看到了嵩山,心中不禁涌起对嵩山的向往和热爱。而“第几重”则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嵩山的崇高和神秘。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表达了作者对异国友人的欢迎和敬意,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重视,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热情和真挚情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作者与印度僧人的相遇和对嵩山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