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遗刻在江干,右史殷勤辑坠残。 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 六书体法从兹辨,二费声光遂不刊。 何必临池苦萦思,燕间时得坐隅观。 |
这首诗是赞美一件珍贵的古代书法遗物,通过对这件文物的细致赏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首句“汉唐遗刻在江干”直接点明了诗中所述物品的来源和地点。汉唐遗刻,指的是汉唐时期的珍贵文物,在江干出土,意味着这件文物在江干的遗址中被发现。 “右史殷勤辑坠残”中的“右史”指的是古代史官,他们记录历史,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这句诗表达了他们在搜集、整理这些遗物时的艰辛和努力。 “剔去藓文人乍识,传来墨本字犹完”描绘了文物本身的景象。作者用“剔去藓”和“传来墨本”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文物被发掘、被记录的过程。同时,“字犹完”也表达了文物的原始性和珍贵性。 “六书体法从兹辨”中的“六书”是古人对汉字构造的分类,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这句诗表达了通过研究这个文物,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辨析六书的运用。 “二费声光遂不刊”中的“二费”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和他父亲王羲之。他们被誉为书法界的“二王”,作品流传千古。这句诗表达了对他们的书法艺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这个文物将他们的书法精神传承了下来,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最后两句“何必临池苦萦思,燕间时得坐隅观”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启示。作者鼓励我们去欣赏历史文物,去品味古代文化,去享受历史带来的启示和乐趣。不必像临池学书那样苦苦思索,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件珍贵文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历史,享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