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 道路正搔首,郡邑忽驰箭。 邯河已虎据,穆陵复豺战。 西拒拥戈矛,南出张组练。 仓茫走黎庶,错愕动缨弁。 我行日已远,我力日已倦。 亨衢冀栖息,异事骇闻见。 如何命不淑,所至时辄乱。 既同丧家狗,亦类焚巢燕。 仆御心尽灰,妻孥泪如霰。 我道苟如此,安得发不变。 |
这首诗以诗人的行脚经历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途中的艰辛、惊险和感慨。 首联“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道路正搔首,郡邑忽驰箭。”描绘了诗人初到安丘邑的情景,马匹已经备好,但诗人却因道路的艰难而感到困扰。昌乐县是诗人下一个要去的地方,但途中频繁的郡邑变动让诗人感到不安。 颔联“邯河已虎据,穆陵复豺战。”描绘了诗人在邯河遇到的困难,这里似乎被一只猛虎占据,而在穆陵又遭遇了豺狼的攻击。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危险和艰难。 颈联“西拒拥戈矛,南出张组练。”描绘了诗人在南出时的场景,他面对的是西面的敌人的攻击和南出时的危险。这些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困境和危险。 尾联“我道苟如此,安得发不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道路的无奈和失望,他觉得如果这样的道路都如此艰难,那么他还能去哪里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无助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的诗,更是一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