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宁静生活向往的诗。 首联“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诗人通过对比尘世和眼前的美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幽之地的向往。颔联“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通过“静”、“近”和“深”、“遥”的对立,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静谧和远离尘嚣的感觉。颈联“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走在青石路上,与白云樵夫一起煮茶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尾联“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诗人通过寄语给那些在官场中奔波的人,询问他们谁能来这里寻找寂静和安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诗人运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此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山林生活,也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2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3
    [近代]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