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
这首诗《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宁静生活向往的诗。 首联“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诗人通过对比尘世和眼前的美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幽之地的向往。颔联“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通过“静”、“近”和“深”、“遥”的对立,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静谧和远离尘嚣的感觉。颈联“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描绘了诗人拄着藜杖走在青石路上,与白云樵夫一起煮茶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尾联“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诗人通过寄语给那些在官场中奔波的人,询问他们谁能来这里寻找寂静和安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诗人运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此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山林生活,也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