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自叹》

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
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
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
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才不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无法得到施展的苦闷。 首联“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描绘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苦闷。“明经青史”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远大前程,然而“依然处士裘”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即诗人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用。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困惑。 颔联“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封侯”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定霸”则代表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然而,诗人却认为追求这些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内心,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失落。 颈联“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这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骥腾夷路”象征着诗人有能力克服困难,“联辔”则暗示着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鳌负三山”则象征着诗人有决心实现自己的梦想,“掷钩”则表达了勇往直前的决心。 尾联“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对策”象征着考试和竞争,“清时”则暗示着政治清明和社会进步。诗人相信自己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表达了对裴休的敬佩和对自己未能像他一样有所作为的愧疚。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无法得到施展的苦闷和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感人至深。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
    [唐]
    雾为襟袖玉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别易会难长自叹,转身应把泪珠弹。
  • 3
    [清]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