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横秦望接云高,不独诗豪酒亦豪。 岂是过呼韩吏部,未应轻比汉功曹。 尊空北海怀文举,菊绕东篱念老陶。 只恐诏归天尺五,直须秉烛与公遨。 |
这首诗的题目是《赠刘景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赠给好友刘景文的,刘景文是当时杭州的一位官员,他以诗酒自娱,与苏轼相交。 首联“眼横秦望接云高,不独诗豪酒亦豪”,描绘了刘景文所处的环境,横跨秦望山的广阔视野和云高天阔的景象,暗示了他的豪情壮志和诗酒才华。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也展现了友人所在地的壮丽景色,为整首诗定下了高昂的基调。 颔联“岂是过呼韩吏部,未应轻比汉功曹”,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赞扬了刘景文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这里提到的韩吏部和汉功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才华和品德都备受赞誉。诗人通过对比,强调刘景文的优秀品质和功绩,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尊空北海怀文举,菊绕东篱念老陶”,描绘了友人饮酒赋诗、赏菊的美好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北海怀文举中的文举指的是曹植,他曾在东阿县设宴,饮酒作诗;而陶渊明则是东篱下的代表人物,他隐居田园,饮酒作诗。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生活的赞赏。 尾联“只恐诏归天尺五,直须秉烛与公遨”,诗人担心友人被召回朝廷后,不能再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希望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赞美友人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描绘友人的美好生活场景以及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