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未识恐微茫,每坐青林惯日长。 鱼鸟自同千里乐,风烟漫逐一城香。 竹围月色来深院,花引春情过短墙。 人世定知何处好,且勤诗酒惜年光。 |
这首诗《桃源未识恐微茫》是一首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平与宁静的地方。 首句“桃源未识恐微茫”表达了诗人对桃源世界的向往之情,但又有些疑虑和不确定,担心这个地方可能只是微茫的影子,需要仔细探索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表现了诗人的好奇心,也表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每坐青林惯日长”描绘了桃源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习惯于在绿色的树荫下度过漫长的日子,这反映了桃源生活的宁静和安逸。 “鱼鸟自同千里乐”一句,诗人用鱼鸟自同千里乐来表达他对桃源生活的赞美。鱼鸟都能在千里之外找到自己的乐土,那么人又何尝不能在桃源这样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风烟漫逐一城香”描绘了桃源的风景,风烟弥漫,城市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竹围月色来深院,花引春情过短墙”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深院的美丽和诗人的闲适生活。竹林包围着月光,花儿引来了春天的情感,这些都是诗人理想生活的写照。 最后两句“人世定知何处好,且勤诗酒惜年光。”诗人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享受诗酒带来的美好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桃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深眷恋,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