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汴水》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评。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描绘了当时大运河开凿的规模和影响。大运河的贯通,使得千里之遥仿佛近在咫尺,然而这背后是无数百姓承受着繁重的劳役,怨声载道。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锦帆指的是华丽的船帆,龙舟则象征着帝王的尊严。诗人用“锦帆不送龙舟返”描绘了隋炀帝巡游江都的场景,暗示了隋朝的覆亡。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自己也落入了巨大的波涛之中。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画卷,表达了对滥用民力、奢侈无度行为的批判。同时,也警示后人,应该以民为本,珍惜民力,否则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关诗词
  • 1
    [唐]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2
    [唐]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 3
    [唐]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