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深澄,德山高耸,主人不凡。 况*锐解纷,黜聪屏智,掀翻物我,不露机缄。 立志虚无,潜心混沌,帝象之先密意参。 玄玄处,老先生元性,一贯乎三。 曾和至士玄玄。 故默默昏昏契老聃。 矧灵地虚间,禅天湛寂,忘知忘识,无北无南。 收拾身心,圆融造化,覆载中间总作丹。 炉中就,看圆陀陀地,照耀松关。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慧海、德山、主人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慧海深澄、德山高耸,这表明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高尚追求。慧海和德山是道家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慧海代表了道家的智慧和悟性,而德山则代表了道家的道德和修养。 其次,诗中提到了主人不凡,这表明作者所处的地方是一个灵地虚空、禅天湛寂的场所,是一个追求道家思想的地方。在这里,作者能够忘掉自我,忘掉知识、记忆和意识,达到无北无南的境界。 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追求。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一种立志虚无、潜心混沌的思想,它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追求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一种玄玄处、老先生元性的思想,它是一以贯之的,贯穿了天地万物。 最后,诗中描绘了道家思想的实践和成果。作者认为,通过修炼身心、圆融造化,可以获得一种圆陀陀的光辉,照耀松关。这表明作者已经达到了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能够把握宇宙的本质和规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描绘慧海、德山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实践和成果的赞美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