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孟津岁晚十首》

戍苦河兼重,星回岁聿悲。
颓云埋雪树,暗水入冰池。
山叠看疑近,楼高倚更危。
吞腥何日了,归去茹华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戍苦河兼重,星回岁聿悲》是一首描绘戍守边疆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戍守军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联“戍苦河兼重,星回岁聿悲”,诗人以边疆的苦寒环境开篇,描述了戍守士兵的生活艰辛和时间的漫长。其中,“河兼重”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河流的艰险,暗示了戍守士兵的艰难处境。“星回岁聿悲”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守士兵的悲伤之情,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颔联“颓云埋雪树,暗水入冰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寒冷景象。云低垂,掩盖了雪树,河水在严冬中冻结,形成了一个冰池。这些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也暗示了戍守士兵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山叠看疑近,楼高倚更危”,诗人通过描述高楼和重叠的山峦,进一步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戍守士兵的孤独。其中,“疑近”表达了山峦重叠,距离似乎很近,但实际上很遥远,暗示了戍守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心情。“楼高倚更危”则描绘了戍守士兵在高楼上远望家乡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危险和不稳定。 尾联“吞腥何日了,归去茹华芝”,诗人以戍守士兵的内心独白收尾,表达了对他们早日结束战争、回归家乡的期盼。其中,“吞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生活的艰难,而“何日了”则表达了对战争何时能结束的疑问和无奈。“归去茹华芝”则表达了士兵们渴望回归家乡,过上安宁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戍守边疆环境的描绘和对戍守士兵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戍守军人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期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 2
    [唐]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回舟偶得风水便,烟帆数夕归潇湘。
    潇湘水清岩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
    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属。
    进者恐不荣,退者恐不深。
    鱼游鸟逝两虽异,彼此各有遂生心。
    身解耕耘妾能织,岁晏饥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岁余,渔樵一半分渠力。
    吾友从军在河上,腰佩吴钩佐飞将。
    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
    见君颜色犹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
    落日驱车出孟津,高歌共叹伤心地
  • 3
    [宋]
    司马家儿持酒杯,天星下吸亦佳哉。
    恨渠不便傚牛饮,那得孟津师旅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