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山五题·赠青林庵主》

佛性深如海,中边见各异。
道在有无间,语论皆儿戏。
几多名利僧,妄习诸家气。
贪嗔尚缠牵,生灭何由离。
三世古今佛,岂离根本智。
捨此觅菩提,谁證菩提位。
吾师识自心,有为皆委弃。
冥坐不知年,了了忘言意。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佛教哲理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佛性、道、菩提等概念的理解和追求。 首联“佛性深如海,中边见各异”,用比喻的手法形容佛性之深广,每个人的理解和领悟都不同,体现了佛教的普遍性和个体性之间的矛盾。 颔联“道在有无间,语论皆儿戏”,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无为而治”的道的理解,认为言语文论都像儿戏一样,不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 颈联“几多名利僧,妄习诸家气”,批判了那些名利熏心、妄想习气的人,指出他们追求的是虚妄的名利,而非真正的菩提。 尾联“三世古今佛,岂离根本智”,表达了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的理解,他们都不离根本的智慧,即佛性。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菩提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真理的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虚妄名利的人的批判和对真理的坚守。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使人深思。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秋光烛地。
    帘幕生秋意。
    露叶翻风惊鹊坠。
    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
    熏炉衾换生香。
    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 3
    [唐]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