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

揆路同寅丛,师垣出守麾。
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
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愍遗。
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揆路同寅丛,师垣出守麾”等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以及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叹。 首联“揆路同寅丛,师垣出守麾”通过描绘友人离去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怀念。其中,“同寅丛”指的是同僚们送别友人的情景,“师垣”则可能是友人新的职位或工作场所。这一句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不舍。 颔联“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三令喜”可能是指友人曾经获得的多次喜讯或荣誉,“两楹悲”则可能是指对人生终点的悲伤和感慨。这一联通过对比友人的喜怒哀乐,进一步强调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颈联“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愍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完成国家重任的遗憾和感慨。“衮职”指的是国家重任,“嗟何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完成这一重任的遗憾。“天心感愍遗”则可能是指天意对友人的离去感到哀怜或遗憾。这一联通过表达对国家重任的遗憾和对天意的感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尾联“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则表达了对友人逝去后的哀悼和怀念。“幽泉空漏淎”可能是指友人的灵魂在幽冥世界中徘徊,而“非复作霖时”则表达了对友人不再能帮助国家和人民解决困难、造福社会的遗憾。这一联通过描绘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哀悼,进一步强调了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哀悼,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诗词
  • 1
    [宋]
    高贤邈已远,凛凛生气存。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
  • 2
    [宋]
    半龛遗像饰貂蝉,往事犹思庆历前。
    未说两朝亲捧日,且言一柱独擎天。
    山林付与书生管,香火当同信史传。
    独恨军中无此老,如今西贼又侵边。
  • 3
    [元]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
    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
    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
    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又引元明善清河集读书严记,谓读书严为故相太传魏国廉文正公之别业,在京兆樊川少陵原之阳,可证大典作廉文靖公,当为廉文正公之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