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绕瞻阶树,鸡栖入省台。 蒙烟仙署合,悬月琐闱开。 伏枕南天远,听笳北地哀。 潘生应发变,司马倍肠回。 为木同先伐,积薪异后来。 无言秋夜永,申旦自徘徊。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署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鹊绕瞻阶树,鸡栖入省台”,生动地描绘了官署周围的景象,鹊鸟在台阶旁的树上欢快地跳跃,鸡儿在官署内悠闲地栖息。这些平常的景象,却蕴含着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官场的平静和安详。 颔联“蒙烟仙署合,悬月琐闱开”,进一步描绘了官署内部的景象。烟雾缭绕的衙署,悬挂着明月的内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这些细节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官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颈联“伏枕南天远,听笳北地哀”,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的感慨和对战乱的忧虑。作者卧病在床,远离家乡,听到笳声在北方响起,不禁感到哀伤。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局的担忧。 尾联“为木同先伐,积薪异后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变迁的感慨。作者将自己比作一棵树,原本与他人一同生长,但最终却被砍伐,而那些后来的人却得以保存。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署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