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
这首诗《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是一首对荔枝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诗人以五月南游的旅程开始,恰巧遇到荔枝成熟,表达了旅途中的一丝惊喜和满足。接着,颔联“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诗人用仙鹤顶来形容荔枝的壳,用白晶丸来比喻荔枝的肉,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荔枝的形状和颜色。 颈联“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荔枝的颜色和味道。离为火,指的是荔枝的颜色如同烈火燃烧,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甘殊木作酸,则是指荔枝的味道超越了其他水果,甜中带酸,让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继续描绘荔枝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晶莹剔透等特点,同时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形容,如“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等,将荔枝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如“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这句诗表达了人生中的起伏不定、风雨坎坷,但只要像荔枝一样坚韧不拔、积极向上,就能收获美好的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