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守昭平郡,公余访沿天。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假守昭平郡,公余访沿天》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佳作。刘克庄素有“南宋四大家”之称,其诗多抒写对祖国分裂的悲愤,反映农村疾苦,同情人民疾苦,风格淳朴。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首联“公余访沿天,不是为看花”,作者假守昭平郡,利用公余时间访游沿天山,并不是为了游赏沿天山的美景。这一联说明了作者访游沿天山的原因,也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颔联“绝顶无云亦无雨,深山有雾独无花”,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沿天山绝顶和深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两种不同环境的看法。这一联中的“无云亦无雨”和“有雾独无花”是对比的两个方面,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大环境对小事物的影响。在“无云亦无雨”的绝顶,气候晴朗,所以没有花;在“有雾独无花”的深山,由于山高林密,雾气浓重,所以没有赏花的人群。作者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两种不同环境的看法:一种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正常环境;一种是充满虚伪、浮夸、不正之风的特殊环境。作者主张要远离后者,因为它会妨碍人的正常发展。 颈联“安得此山麾到目,与公少继骚人行”,这一联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这个地方能够把这座山移开一点,让诗人能够继续他的游览行程。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骚人雅士的敬仰之情。 尾联“他年太史传家事,不数当年石鼓文”,作者表明自己将来的愿望是把自己的家史记载下来,和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成为一部有价值的史书。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信心。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骚人雅士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希望。整首诗意境高远,格调昂扬,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