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节妇,姓袁氏,江西吉安之永丰人也。 年二十而夫死,以姑在,不从死,许身以节,事其姑良孝。 正德中,闽寇寇永丰,妇及姑被执,妇固万死不可辱矣,又持其姑哀泣请死,求贼生之。 会夫之兄董凤求贼生其母,亦哀泣请死。 贼义之,皆得生去。 同执者金生亲见之云。 余友人胡涍为县永丰,胡则胡节妇子也。 故诵节妇事甚详。 节妇有遗腹子,已殇。 殇子名行仁,节妇孙矣。 妇今年八十有六,行仁走千里来吴会,乞赠言为大母寿。 吾知寿非大母心也,赋《 |
董节妇 袁氏,江西吉安永丰人,二十岁时丈夫去世,因为婆婆还在,她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坚守节操,孝顺婆婆。 在正德年间,闽地的盗贼侵犯永丰,袁氏和婆婆被抓获。袁氏誓死不从,固守节义,即使遭受凌辱也不屈服。然而,她又为婆婆哀求,请求饶她一命,希望贼寇能够放她婆婆一马。 在这个危急时刻,袁氏的丈夫的哥哥董凤也请求贼寇放过袁氏的母亲,贼寇被他们的孝心所感动,都放他们生还。 同被抓获的人金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我的朋友胡涍在永丰县任职时,了解到胡节妇的事迹。胡节妇是胡涍的侄女。因此,胡涍详细地讲述了袁氏的事迹。 袁氏留下了未出生的孩子,已经夭折了。夭折的孩子名叫行仁,是袁氏的孙子。 袁氏今年已经八十有六,行仁跋山涉水来到吴会,请求我给予他母亲一些祝福和赠言。 我明白行仁并不是真的需要我的祝福,而是出于孝心才来寻求我的赠言。然而,我无法给予他母亲真正的祝福,只能赋诗一首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袁氏的描述和赞扬,表达了对孝顺、节操的敬仰之情。袁氏在危难之中坚守节操,为婆婆哀求饶命,展现了孝顺和节操的美德。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的人格和品质。 最后,诗中提到行仁跋山涉水来到吴会,表达了对袁氏后代的敬意和赞赏之情。行仁虽然未能见到他的母亲,但他的孝心和敬意却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孝顺、节操的诗歌,通过描述袁氏的事迹,表达了对这种美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的人格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