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喧人境,茅茨弃道旁。 无心天外得,有玉匵中藏。 领略烦诗将,勾收入醉乡。 会从盘谷老,野处日徜徉。 |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诗中描绘了一个人置身于喧嚣的人境(即人烟繁盛的地方),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仿佛找到了一个隐秘的避难所。 首句“车马喧人境,茅茨弃道旁”描绘出一种独特的对比:车马喧闹的人间景象与荒弃的茅屋形成鲜明对比。这似乎暗示了主人公对繁华世界的疏离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无心天外得,有玉匵中藏。”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似乎在喧嚣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种平静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功或物质财富,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和宁静。他从玉匵中发现的“天外之得”,可能象征着他的精神收获或智慧的结晶。 “领略烦诗将,勾收入醉乡。”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在喧嚣中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醉乡。他通过诗歌的欣赏和陶醉,将烦忧和困扰暂时抛在脑后,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最后,“会从盘谷老,野处日徜徉。”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向往的隐逸生活,他可能受到了《盘谷子》一书的启发,向往那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置身于喧嚣的人境却能保持内心宁静的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丰富而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