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
这首诗《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是一首描绘战争结束后,军队凯旋归来的诗。诗中描绘了壮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描述了战争结束后,军队从瘴气弥漫的蛮地归来,乘船穿过烟波浩渺的江面。这一联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军队胜利归来的喜悦。 颔联“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描绘了军队的壮丽景象。旌旗上绣着猛虎,鼓角声半是螺声,形容军队的威武气势。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英勇形象。 颈联“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赞美和对人民安定生活的期待。这里用“圣化”指代国家的治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赞扬。而“民心讵有讹”则表达了对人民安定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尾联“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描绘了军队归途中的景象。战马熟悉归路,而士兵数量也比离开时多,表达了军队的胜利和归途的顺利。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用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胜利归来的喜悦和军威的震慑力。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结束后军队凯旋归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结束后人民欢庆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