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翁閒伴两星台,亭畔看花花半开。 我盍归田垂钓隐,公行持橐侍鸾回。 流莺似避宫妆靓,黄鹄曾将蜀种来。 二妙赓酬康济手,横舟句好相推莱。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 首句“一翁閒伴两星台,亭畔看花花半开”,描绘了一个老翁悠闲地陪伴着两颗星星在台阁之间,亭子旁边看着半开的花。这里的“一翁”、“两星”可能是指老翁和天上的两颗星星,也可能是指两位友人,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星星常常被用来象征高贵或智慧。“亭畔看花花半开”描绘了老翁在亭子旁边欣赏半开的花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 “我盍归田垂钓隐,公行持橐侍鸾回”,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人想效仿古人垂钓隐居,而公则是在侍奉鸾回,这可能暗示诗人对仕途的厌倦。这里的“公”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也可能是指古代的公卿大夫。 “流莺似避宫妆靓,黄鹄曾将蜀种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流莺避开宫廷妆扮的美丽,而黄鹄曾经将蜀地的种子带来。这里用流莺和黄鹄来比喻不同的人生选择,暗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 “二妙赓酬康济手,横舟句好相推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能够施展才华、治理国家的朋友的敬仰,他们能够互相推举、互相欣赏。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两位朋友一样有所作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施展才华、治理国家的朋友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