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道傍儿》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
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
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
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达明。
曾何少懈怠,动辄遭笞刑。
斑斑肤无完,恍恍神不宁。
命也可奈何,怨辞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迟我齿力壮,与母供使令。
余闻重叹息,为汝双涕零。
凭谁弦履霜,弹与汝母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悲惨童年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一个九岁儿童的生活,表达了对不公正的童年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诗的开头,“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落日下的古道旁,听到的是儿童的哭声。这哭声让人感到心酸,也让人对儿童的生活状况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这是对儿童的描述,他是一个乡村的孩子,年纪虽小,但已经开始了艰苦的劳动生活。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儿童的生活环境,“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前母已经去世,后母对他没有多少感情,这使得儿童的处境更加艰难。 “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这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从小就饱受饥寒,不得不为了生活而不断劳动。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儿童的生活状态,“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他既要完成山里的砍柴工作,又要监督西边田地的耕作。这些描述都让人感到心酸。 “动辄遭笞刑,斑斑肤无完”,这描述了儿童的生活中经常遭受后母的责打,他的身体上布满了伤痕,让人感到心痛。最后,“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这是儿童对后母的期盼,希望后母能够回心转意,对他好一点。 整首诗充满了对不公正的童年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它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那个时代儿童的苦难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相关诗词
  • 1
    [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
  • 2
    [唐]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 3
    [唐]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