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扶砥柱障狂澜,谩向江亭酹酒看。 风力拔山鼍鼓震,雨声摇海蜃楼寒。 寻常鸥鹭知何在,多少鱼龙不自安。 独爱刘叉词赋好,伍王祠下更凭栏。 |
这首诗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首句“谁扶砥柱障狂澜”是对历史人物的提问,砥柱是指位于黄河中的石柱,传说它能阻挡狂澜,这里用来比喻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诗人以此句开篇,显然是在赞扬这位历史人物在困难时刻的英勇和智慧。 “谩向江亭酹酒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这位历史人物逝去的惋惜和怀念。江亭酹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纪念仪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敬仰之情。 “风力拔山鼍鼓震,雨声摇海蜃楼寒”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震撼。风力之大,仿佛可以拔山而起,如同鼍鼓(鼍是中国的一种鳄鱼,鼓是鼓声)的震响;雨声之大,仿佛可以摇动海中的蜃楼(一种光学现象),使人感到寒冷。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寻常鸥鹭知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感慨。鸥鹭是常见的水鸟,它们通常在江边或湖畔生活。然而,在风雨过后,这些寻常的鸥鹭可能已经不知去向,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多少鱼龙不自安”则表达了诗人对鱼龙这类水生生物的关注。鱼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在水中游动。在风雨过后,这些鱼龙可能感到不安,寻求保护。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生物的关怀之情。 最后两句“独爱刘叉词赋好,伍王祠下更凭栏”是对历史人物的进一步赞扬和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刘叉是历史上的文学家,他的词赋被诗人所喜爱和推崇。伍王指的是伍子胥和王昭君的后代,他们在历史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智慧、自然景观和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平凡事物和自然生物的关注和关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