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傅氏草堂》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
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
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
紫芝之孙居澄江,琼茅结宇青竹窗。
南墙夜深塔钤语,古寺白鹤飞来双。
索我新吟宝君趣,开卷悠然起幽思。
我尝十年卜山居,经营未有瀼西地。
风流从似老参谋,资给应无贤录事。
顾君分借半间云,胜日当摧茶具至。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一种宁静、纯真和诗意的生活方式。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浣花老人的隐士,他居住在溪边,与自然为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首联“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描绘了浣花老人的居住环境,溪水潺潺,野梅繁茂,官柳成行,一片宁静的自然景象。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孤独和自由。在碧鸡坊,夜晚的星星照亮了大地,春天的早晨带来了生机。这里没有人烟,只有自然的声音和老人的存在。这种孤独和自由,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颈联“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描绘了老人的过去和未来。荒凉的遗址上长满了藓苔,峡川依旧流淌着诗人的诗句。这里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诗意的存在,表现出老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浣花老人生活的细节,如紫芝之孙居住在澄江,夜晚听到古寺白鹤的叫声,邀请诗人来品茶等。这些细节表现出老人的热情好客和诗意的生活方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浣花老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他曾经试图在山居中度过余生,但未能如愿。他希望像老参谋一样风流潇洒,但没有像贤录事那样的财富。然而,他仍然感激能够借住半间云房,与老人共享诗意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浣花老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纯真和诗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唐]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 2
    [唐]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
    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
    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
    忽然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 3
    [唐]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