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上巴江,日日峡中行。 天险三峡路,峡险滩头程。 就中十二滩,新滩尤右惊。 父老记往时,此地江流平。 一朝陵谷变,崩裂山峥嵘。 大崖江里卧,小石江心横。 作此一大滩,水石相吞并。 涛雷殷昼夜,浪雪鸣轩轰。 空山十里遥,已接千鼓声。 末流到山尾,犹作汹涌鸣。 朝家忧病涉,遣使劳经营。 辇石竟无谋,舟至不敢征。 东来西上者,因有盘滩名。 我来滩水傍,滚沸如煎烹。 众畏岂不畏,稚耋栖檐楹。 遐观一舟来,掀浪嘈鼓钲。 |
这首诗《明朝上巴江,日日峡中行》是一首对长江三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天险三峡路,峡险滩头程”,直接点明江峡的险峻,这是诗歌的主题之一。作者每日在三峡中行进,深刻体验到这里的“天险”,而这里的“峡险”和“滩头”更是让人心生敬畏。 颔联“就中十二滩,新滩尤右惊”,作者详细描绘了这里的十二个滩头,其中新滩更是让人心惊胆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挑战。 颈联“父老记往时,此地江流平”,通过父老的记忆,描绘了往昔这里江流的平静,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江峡的惊涛骇浪、崩裂山峥嵘、大崖卧江、小石横江等壮丽景象,以及昼夜涛雷、浪雪鸣轰的生动场景。这些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也让人对作者的文字表达技巧深感佩服。 最后,作者通过描绘“朝家忧病涉,遣使劳经营。辇石竟无谋,舟至不敢征”等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敬佩和对自然挑战的无奈。这也让读者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三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挑战和无奈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敬佩。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深刻,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