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治寿为福,唯恐不百年。 天下兵兴时,病中福亦全。 行年四十七,伏枕竟不痊。 非夭亦非寿,正命赋自天。 夙昔性婉娩,志操仍泠然。 父兄富田宅,姑妹丰货钱。 嫁为贫士妻,殆类少君贤。 资送物固华,澹素乃所便。 身不服锦绣,首不饰珠璇。 心不好暇逸,口不嗜肥鲜。 乃肃闺阃仪,耻为粉黛妍。 先母未五旬,性严常见怜。 缉麻躬机杼,具膳进几筵。 灯下勤补纫,宵昼不遑眠。 絪空无私镪,有即献姑前。 劝我广儒业,日夕当乾乾。 |
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家庭伦理的看法。 首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即世治寿为福,唯恐不百年。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其次,诗中提到了天下兵兴时,病中福亦全。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疾病的理解,认为在战争和疾病中,人们更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更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接着,诗人在行年四十七时去世,非夭亦非寿,正命赋自天。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和坦然,认为生命不是长短的问题,而是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伦理的看法。诗人出身于富裕的家庭,但嫁为贫士妻,却能保持淡素、不好暇逸、心好勤勉等美德。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的深刻理解,认为家庭应该以道德和勤勉为基础,而不是以财富和物质为基础。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先母的教诲和影响,以及诗人对继承先母精神、勤勉向学的追求。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伦理的传承和发扬,以及对个人成长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哲理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对家庭伦理的看法以及对个人成长的追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