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瞿唐》

至此始称峡,岸束江龃龉。
江势有往还,前山几茹吐。
两崖何所争,终古常相拒。
水石日夜戛,无所触而怒。
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
立石如堵墙,中劈才一缕。
岸回不见江,舟行无乃迕。
舟过其隙中,乃知此其户。
还顾始自失,怃然警徒旅。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滟滪》,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将滟滪峡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至此始称峡,岸束江龃龉”,直接点明诗的主题和场景。作者用“始称峡”表明这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被称为峡的区域,而“岸束江龃龉”则描绘了峡岸对江水的约束,江水曲折的景象。 颔联“江势有往还,前山几茹吐”,对江水流动的方向和前山的形状进行了描绘。这里运用了“有往还”这个词,表现了江水流淌的方向似乎是有去有回,在不断地变化。而“前山几茹吐”则形象地描绘了前山的形状,如同在不断的吞咽和吐出,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接下来的两联是对滟滪峡两崖的描绘。“两崖何所争,终古常相拒”写出了峡两岸山崖对峙、争雄的场景,暗示着峡中水流的力量。“悍流不能去”则描绘了强大的水流也无法撼动坚固的山崖,进一步突出了峡的险峻。 颈联“滟滪根孤危,悍流不能去”中的“立石如堵墙,中劈才一缕”,描绘了滟滪孤危的石头矗立在江中,中间被劈开一条细缝的景象。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堵墙一样的石头矗立在江中,而中间被劈开一条细缝的情景。 尾联“舟过其隙中,乃知此其户”,描述了船经过滟滪时从缝隙中穿过,才发现这里是一个出口的情景。这表达了作者对滟滪峡的深刻认识和感叹。 最后,“还顾始自失,怃然警徒旅”则表达了作者对滟滪峡美景的感叹和对旅客的警醒。通过描绘出峡中的惊险和美丽,作者鼓励人们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滟滪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壮丽、险峻、美丽、充满神秘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山崖、水流、石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力量。同时,通过表达对旅客的警醒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瞿唐》的创作背景主要是明朝的社会动荡和作者的亲身经历**。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惶恐,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毅和勇气。钟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生道路的探索。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1
    [唐]
    自古艰难地,孤舟旦暮程。
    独愁空托命,省已是轻生。
    有树皆相倚,无岩不倒倾。
    蛟螭波数怒,鬼怪火潜明。
    履道知无负,离心自要惊。
    何年面骨肉,细话苦辛行。
  • 2
    [宋]
    绿鬓潜惊老境催,更怜衰病困低回。
    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
  • 3
    [宋]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
    尽扫欃枪格泽,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红裯。
    非雾非烟里,永侍绀云裘。
    日南至,月既望,寿君侯。
    梅花满眼,一朵聊当一千秋。
    半夜玉堂承诏,翼旦路朝宣册,归去作班头。
    风净瞿唐峡,安稳放行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