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平绿轩》

尘器胸次尝苦隘,谁谓一隅天地宽。
野色供餐来几上,山光极目在林端。
犁耕宿雨春风暖,舟撼清流夜雨寒。
却笑贺湖临水寺,闭门不借俗人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倦。 首联“尘器胸次尝苦隘,谁谓一隅天地宽”,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困扰和苦闷。尘器在这里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胸次则是指内心深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认为世界只是一隅,无法容纳他的内心世界。 颔联“野色供餐来几上,山光极目在林端”,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诗人通过将自然景色比作食物,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极目”这个词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渴望。 颈联“犁耕宿雨春风暖,舟撼清流夜雨寒”,描绘了农耕和舟行时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春雨后的农耕和舟行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尾联“却笑贺湖临水寺,闭门不借俗人看”,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看法。诗人认为寺庙应该开放,欢迎所有人参观,而不是像这首诗中的寺庙一样,闭门谢客,拒绝俗人参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开放的社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开放的社会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平绿轩》是宋朝诗人王用亨所作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然而,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平绿轩》来看,轩在古代是一种较高的建筑,通常用于观赏景色。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是在一个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的地方,可能是在自己的庭院或者园林中。 其次,诗歌的内容描述了环境的宁静、优美,以及诗人独自品味自然的感受。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一些孤独、落寞的情感,可能反映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心情状态。 综上所述,《平绿轩》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独自品味自然、感悟生活,心情略带孤独、落寞。
相关诗词
  • 1
    [宋]
    碧瓦丹棱转盼成,一亭聊复寄闲情。
    人如水墨画中立,山向芜尽处山横。
    舟入柳阴冲鹭去,檐依波面荫鱼行。
    题诗每愧临流意,吟苦那知白发生。
  • 2
    [宋]
    太室无馀地,生涯小有天。
    推窗成旷阔,俯槛绕清涟。
    载酒日边客,闻歌柳外船。
    隔墙人易与,胜著买山钱。
  • 3
    [宋]
    世累苦萦束,官闲得自便。
    未赓三隐句,聊叩二乘禅。
    壮志羞朋旧,长歌且圣贤。
    每因休沐地,思办买山钱。
王用亨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