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岳阳楼》

扁舟小系画栏西,万里清光一拄颐。
湖面欲包天外去,峤鬟疑割海中来。
高空自泻轩皇乐,元气长涵老杜诗。
庆历残碑重回首,此生何限退忧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想象力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首联“扁舟小系画栏西,万里清光一拄颐。”描绘了诗人小船系在画栏西边,抬头仰望,万里清光映入眼帘。这一描绘既展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又引出了下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颔联“湖面欲包天外去,峤鬟疑割海中来。”湖面仿佛要包住天边,远山如鬟,疑似从海中切割而来。这两句诗用大胆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颈联“高空自泻轩皇乐,元气长涵老杜诗。”高空自有轩皇的音乐倾泻而下,元气长久地涵盖着老杜的诗句。这两句诗融入了历史元素,提升了诗的意境,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仰。 尾联“庆历残碑重回首,此生何限退忧时。”诗人再次回首看向庆历残碑,感叹人生中有多少时光可以这样悠然退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诗的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
创作背景
宋人陈杰的《登岳阳楼》创作背景与北宋的灭亡和诗人的流亡经历有关。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杰被贬在陈留做监酒税的小官,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颠沛流离,南奔襄汉湖湘,流亡到洞庭湖一带。他多次登上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这首《登岳阳楼》就是其中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事的忧虑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相关诗词
  • 1
    [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2
    [唐]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
    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 3
    [宋]
    方舡载酒下江东。
    箫鼓喧天浪拍空。
    万山紫翠映云重。
    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
    作笺我欲问龙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