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乔晋名士,耻为致书邮。 扁舟石头路,百函委湍流。 惠固有费,俛从谅何尤。 性也倘自异,却之尚为优。 奈何负诺责,而令任沉浮。 天报在尔子,晚解桓温仇。 答谢岂不审,何至空函投。 坐此竟弃绝,侘傺归山丘。 乃知网恢恢,小恶靡不酬。 寄语轻薄子,勿贻子孙忧。 |
这是一首以洪乔掷书故事为题材的诗。洪乔是晋朝的名士,他不愿意为人传递书信,因此将收到的百封信件扔进了湍急的河流中。诗人借此故事表达了对于不负责任、背信弃义行为的谴责。 诗歌开头两句,“洪乔晋名士,耻为致书邮”,直接点明了洪乔的身份和他的行为。接着,“扁舟石头路,百函委湍流”,描绘了洪乔将信件扔进河流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不负责任。 诗人接着对洪乔的行为进行了评论,“惠固有费,俛从谅何尤”,认为他虽然有困难,但也不应该这样做。然后,“性也倘自异,却之尚为优”,表达了如果洪乔性格与众不同,拒绝传递信件也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将信件扔掉。 “奈何负诺责,而令任沉浮”,诗人对于洪乔的背信弃义行为进行了谴责,认为他辜负了别人的信任,让信件任由命运摆布。接着,“天报在尔子,晚解桓温仇”,引用了历史故事,表达了洪乔的儿子最终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答谢岂不审,何至空函投”,诗人认为洪乔答复别人的感谢时应该审慎,不应该将空信封投递出去。最后,“坐此竟弃绝,侘傺归山丘”,表达了洪乔因此被抛弃,最终孤独地回到了山丘上。 整首诗以洪乔掷书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于洪乔行为的谴责,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负责任、背信弃义行为的反感,同时也告诫人们应该珍惜信任,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