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有双雁,峨峨渐江皋。 岂尝谋稻粱,逝将辨卑高。 乃知可为仪,初不在羽毛。 鄙哉负涂豕,蹢躅争一槽。 |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意象鲜明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双雁和负涂豕,通过对比它们的行为和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取向。 “来宾有双雁,峨峨渐江皋。”开篇两句,作者以高雅的双雁为引子,展现出它们飞翔于江边高地的雄姿。这里,双雁象征着高尚、优雅与自由。 “岂尝谋稻粱,逝将辨卑高。”这两句揭示了双雁的品格,它们并不为口腹之欲而忙碌,而是致力于追求更高尚的目标,体现了它们的高雅追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乃知可为仪,初不在羽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的仪表和尊严的理解——并非仅仅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精神。 “鄙哉负涂豕,蹢躅争一槽。”最后两句,作者以鄙陋的负涂豕为对比,描绘了它们在泥泞中挣扎争抢食物的场景,与双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负涂豕象征着低俗、鄙陋与狭隘。 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低俗行为的鄙夷。诗歌意象生动,寓意深远,给人以强烈的道德启示。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巧和深厚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