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光武二首》

济业何关赤伏符,王梁不拜未云疏。
君王幸却东封请,底事终身溺谶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义和政治批判色彩的诗。 首句“济业何关赤伏符”,通过反问的方式,明确表达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即成就大业与所谓的“天命”无关。“赤伏符”是古代一种预示天命的符箓,这里代表了迷信和天命论的观念。诗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成就事业靠的是实际的努力和智慧,而非天命的决定。 次句“王梁不拜未云疏”,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梁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王梁不拜,指不接受天命的安排,而“未云疏”,则表明不拜并未导致疏远或失利,即没有因为不信天命而遭受损失。 第三句“君王幸却东封请”,引入了君王的角色,揭示了权力与天命观念之间的关联。君王“幸却”即拒绝了东封的请求,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实际的考虑,而非盲从天命。 结尾“底事终身溺谶书”,以反问作结,对迷信天命的人提出了批判。诗人认为,沉溺于谶书,迷信天命,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无法看清现实,从而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反问、引用历史人物和批判迷信天命的方式,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成就事业和天命观念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示意义。
创作背景
陈造的《光武二首》创作于宋代,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赞美之情。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乱世中崛起,平定天下,重建汉室,被后人誉为“中兴之主”。陈造通过诗歌的形式,颂扬了光武帝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下一首
《中秋》
相关诗词
  • 1
    [汉]
    于昭明堂。
    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
    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
    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
    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
    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
    允怀多福。
  • 2
    [宋]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
    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
    为天子父,册鸿名。
    万年千几福康宁。
    春秋不说楚冥灵。
    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
    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
    前回丁未,雾塞神京。
    正同符、光武中兴。
    擎天独力扶倾。
    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
    功成了,脱屣遗荣。
    访崆峒、容与丹庭。
    笑挹庆寰、不留行。
    吾皇哀恋,泪血洒神旌。
    肠断涛江渡,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
  • 3
    [宋]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
    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
    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
    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
    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
    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
    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江湖。
    凛凛亘千载,风月属樵渔。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