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业何关赤伏符,王梁不拜未云疏。 君王幸却东封请,底事终身溺谶书。 |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含义和政治批判色彩的诗。 首句“济业何关赤伏符”,通过反问的方式,明确表达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即成就大业与所谓的“天命”无关。“赤伏符”是古代一种预示天命的符箓,这里代表了迷信和天命论的观念。诗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成就事业靠的是实际的努力和智慧,而非天命的决定。 次句“王梁不拜未云疏”,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梁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王梁不拜,指不接受天命的安排,而“未云疏”,则表明不拜并未导致疏远或失利,即没有因为不信天命而遭受损失。 第三句“君王幸却东封请”,引入了君王的角色,揭示了权力与天命观念之间的关联。君王“幸却”即拒绝了东封的请求,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实际的考虑,而非盲从天命。 结尾“底事终身溺谶书”,以反问作结,对迷信天命的人提出了批判。诗人认为,沉溺于谶书,迷信天命,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无法看清现实,从而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反问、引用历史人物和批判迷信天命的方式,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成就事业和天命观念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