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之室隔清洲,日日华笺空自酬。 书似岘碑看即泪,人非萱草遇还愁。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主人之室隔清洲”,以“清洲”隔开了主人与诗人的距离,暗示了彼此的思念之苦。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隔阂,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次句“日日华笺空自酬”,诗人每天都会用华丽的信笺写下思念的话语,然而这些都无法真实传达他内心的感情,显得空虚而无力。这种无法真实表达内心情感的状态,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苦闷和焦虑。 第三句“书似岘碑看即泪”,诗人用“岘碑”的典故,表达了他对主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看即泪”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看到书信就像看到岘碑,立即泪流满面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人非萱草遇还愁”,诗人用“萱草”比喻主人,表达了遇到烦恼和困苦时的无助和愁苦。这里的“遇还愁”三字,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宏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典型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愁苦,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