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报纪事》

五楼钟鼓不闻扬,三殿同灾特异常。
凭玉须颁罪己诏,止车应受直臣章。
尧心自是安茨室,汉祀何能救柏梁。
遥想千官趋走地,却于西内拜君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灾难,表达了对君主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接受直谏的期望。首联“五楼钟鼓不闻扬,三殿同灾特异常”,通过描绘宫殿中钟鼓无声、三殿遭受异常的灾难,营造出一种庄重、悲戚的氛围。颔联“凭玉须颁罪己诏,止车应受直臣章”,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君主应该颁布罪己诏,勇于承认错误,同时接受直臣的谏言。颈联“尧心自是安茨室,汉祀何能救柏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君主应该具备安心治国的心态,而祭祀无法挽回灾难造成的损失。尾联“遥想千官趋走地,却于西内拜君王”,通过想象官员们匆忙赶赴宫廷,向西内拜见君王的场景,强调了宫廷的庄重和威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宫廷灾难为背景,通过对君主的期望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勇于承担责任、接受直谏的推崇,以及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创作背景
《闻报纪事》是明朝文学家皇甫汸创作的一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事件和作者的感受。这组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与明朝中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有关。具体来说,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事件有关: 1. 边疆战事:明朝中期,边疆地区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如蒙古、女真等部落。皇甫汸的《闻报纪事》可能反映了这些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朝政腐败:明朝中期,朝廷腐败问题严重,官员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皇甫汸可能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朝政腐败的不满和担忧。 3. 社会动荡:当时的社会状况可能也对皇甫汸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例如农民起义、社会不公等现象。 综上所述,《闻报纪事》的创作背景与明朝中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皇甫汸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事的不满和关切。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