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 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 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 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 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 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 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 夜宿古战场,鬼物声呜呜。 去年及淮南,黄尘翳行裾。 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 今年归湖山,乔木依故居。 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 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 友朋日过從,可嬉仍可娱。 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 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十三年的孤独、艰辛与归家后的安逸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孤独无助的状态,为后续的诗篇奠定了基调。接着,“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展示了诗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无奈而又坚毅的心态。 在描述北行的艰苦时,诗人用“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形象地描绘了严酷的气候条件,使人感受到那种刺骨的寒冷。而“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当描述前年走河北、去年及淮南的经历时,诗人用“荆榛郁丘墟”、“黄尘翳行裾”描绘了路途的艰辛,再用“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渲染了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今年归湖山后的生活。用“乔木依故居”、“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展现了宁静、温馨的家庭生活,与前面的艰辛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友朋日过從,可嬉仍可娱”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家中安逸、愉悦的生活状态。 最后,“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以开朗、明亮的景色和欢乐的家庭生活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前面的描述,也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首诗通过对比、渲染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北行十三年的艰辛与归家后的安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