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四贤像·林和靖》

吟共僧同社,居分鹤伴间。
魂归应太息,亭榭遍孤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清幽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通过僧侣、鹤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诗中的“魂归应太息”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叹,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颇具韵味。 首句“吟共僧同社”,通过“吟”与“僧”两个词,展现了诗人与僧侣共同吟诵诗歌、参禅论道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次句“居分鹤伴间”,通过“鹤伴”这个意象,描绘了诗人与鹤为伴,生活于清幽自然环境之中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 第三句“魂归应太息”,这里的“魂归”有死亡之意,“太息”则表达了深深的叹息。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叹,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结尾“亭榭遍孤山”,通过对孤山亭榭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独居、清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颇具韵味和哲理。
创作背景
《题四贤像·林和靖》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对宋代历史人物的感慨有关。在这首诗中,刘克庄描绘了四位贤者的形象,其中之一便是林和靖。林和靖,名逋,字君复,是宋代的隐逸诗人,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对林和靖的隐逸生活及其诗歌有所感慨,通过描绘林和靖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贤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相关诗词
  • 1
    [明]
    兰灯光里织流黄,断续柔丝断续肠。
    不恨紫槽常抱月,最怜绿绮解求凰。
    屏风自隔春云热,海水新添夜漏长。
    宋玉多才能作赋,至今人说梦高唐。
  • 2
    [明]
    高楼月色白于霜,画枕屏寒夜未央。
    织女机丝隔河汉,娥皇竹泪满潇湘。
    双飞自托云中鹄,一曲空弹《陌上桑》。
    妒女津头潮不到,江流却似九回肠。
    ¤
  • 3
    [明]
    塞鸿声断草虫啼,银烛熏笼坐不辞。
    蛱蝶画罗捐扇日,鸳鸯裁绮授衣时。
    秦家树上乌栖早,韩椽墙边月到迟。
    黛绿暗销人去远,章台无柳斗双眉。
    ¤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