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六宜堂》

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未见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绿植的诗,通过赞美绿植,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宁可选择清瘦的生活。这里的“无肉瘦”是指没有世俗纷扰的清静生活。接下来,“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描绘了绿植在平时的样子,以及客人对绿植的尊重。其中,“绿士”是指绿植,“客右”则表示尊重。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一句,既赞美了绿植的高耸挺拔,又强调了其遮荫庇护的实用价值。接着,“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描绘了庭院中的绿植在风吹动时发出的美妙声响,让人不用敲门就能感受到主人的清雅。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绿植的茂盛和美丽。而“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则表达了主人对绿植的喜爱和传承。 接下来的“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表达了诗人对庭院绿植的赞美之情。而“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则强调了绿植带给人的舒适和愉悦。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则表达了诗人对拘泥于世俗观念的人的批评。“拘拘六者间,未见脱科臼”进一步强调了拘泥于世俗的危害。 最后的“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庭院绿植时的心境,感觉一切烦恼都被通透的感觉所替代。“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则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漫步,欣赏绿植美景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绿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对拘泥于世俗观念的人进行了批评。
创作背景
陈造的《题六宜堂》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陈造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修养的文人,对于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感悟。 在这首诗中,陈造通过描绘“六宜”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他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因此,《题六宜堂》的创作背景可以理解为陈造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宋]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 2
    [宋]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
    潮怒挟风吹海立,櫨声摇月下天来。
    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去回。
    待写篇诗纪游迹,路迢不奈马频催。
  • 3
    [明]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入老怀。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