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 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 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 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 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 拘拘六者间,未见脱科臼。 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 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 主人信清绝,此君旧幽茂。 并策超俗勋,醉墨点衫袖。 |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绿植的诗,通过赞美绿植,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昔人厌俗心,宁取无肉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宁可选择清瘦的生活。这里的“无肉瘦”是指没有世俗纷扰的清静生活。接下来,“平时眼为青,绿士须客右”描绘了绿植在平时的样子,以及客人对绿植的尊重。其中,“绿士”是指绿植,“客右”则表示尊重。 “立节自修竦,适用兼庇覆”一句,既赞美了绿植的高耸挺拔,又强调了其遮荫庇护的实用价值。接着,“君家所居堂,音响不待叩”描绘了庭院中的绿植在风吹动时发出的美妙声响,让人不用敲门就能感受到主人的清雅。 “千沟荫百椽,一一渭川秀”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绿植的茂盛和美丽。而“公今王元之,好尚如授受”则表达了主人对绿植的喜爱和传承。 接下来的“记楼赋此堂,异声同一咮”表达了诗人对庭院绿植的赞美之情。而“心谋耳目适,所乐壹能副”则强调了绿植带给人的舒适和愉悦。 “昔人言外意,泥一乃百漏”则表达了诗人对拘泥于世俗观念的人的批评。“拘拘六者间,未见脱科臼”进一步强调了拘泥于世俗的危害。 最后的“我此小盘礴,万境欻通透”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庭院绿植时的心境,感觉一切烦恼都被通透的感觉所替代。“徐步寒玉琤,长谣灵籁奏”则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漫步,欣赏绿植美景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绿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对拘泥于世俗观念的人进行了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