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瑞鹤仙·春风无检束》

春风无检束。
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
莺喧燕宿。
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
高情恨蹙。
欢何时、重见桂菊。
又谁知、天上黄姑,扫尽晚春馀俗。
幽独。
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
长眉了目。
嫣然态,倚修竹。
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
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
作品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景象,以春风为引子,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且色彩斑斓的春景图。 起首两句“春风无检束。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春风无拘无束地吹拂,使得花草树木都肆意生长,一片丹绿。这里用“倡条冶叶”形容花草茂盛,用“恣情丹绿”描绘春天的色彩,语言生动且富有想象力。 接着,“莺喧燕宿。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黄莺喧闹,燕子栖息,就像东邻北里的女子们,都没有贞淑的气质。这里用鸟儿的喧闹和燕子的栖息来衬托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以东邻北里的女子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然后,“高情恨蹙。欢何时、重见桂菊。”诗人的情感变得高昂激愤,欢喜期待着何时能再次见到桂花和菊花。这里的“高情恨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多变。 下片开始,“幽独。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形容女子幽居独处,铅华未御,翡翠色的帷幕深垂,郁金香染成的裙子鲜艳夺目。这里通过对女子居处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艳丽。 接着,“长眉了目。嫣然态,倚修竹。”描绘女子的美丽姿态,长眉亮眼,嫣然一笑,倚靠着修长的竹子。这里通过对女子的描绘,更加衬托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青门的瓜虽美,江陵的橘虽老,但怎能比得上无尽的剩余香气。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扇子底下的横枝,打扰人睡眠。这里通过对瓜果和扇子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生机盎然,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词人也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春风无检束》是宋朝词人侯置的一首佳作**。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春风的象征:春风往往被用作季节更替、时间流转的象征。侯置可能感叹时光的流逝,或者对某一特定时期的回忆,因此以春风为引子,展开了这首词的创作。 2. 对生活的观察:词人通过春风“无检束”,可能寓言当时社会的风气或者个人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3. 情感的寄托:词中可能还寄托了词人的某种情感,比如对失去的时光、人或事的怀念,或是对生活的某种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涵盖了词人对时光、社会和情感的综合感悟。不过,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我们只能做出这些推测,无法确切知道侯置创作这首词的具体背景。
相关诗词
  • 1
    [当代]
    雁霜寒透,正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 2
    [金]
    晓溪烟曳缕。
    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
    桃花破冰渚。
    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
    沿吴溯楚。
    记孤烟、相对夜语。
    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
    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
    离肠最苦。
    思君意,渺南浦。
    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
    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 3
    [元]
    晓窗寒气峭。
    问小槽滴後,真珠多少。
    博山寿烟袅。
    向百花头上,梅花开了。
    金尊频倒。
    甚坐间、犹恨杯小。
    记去年今日,大家同庆,太平佳兆。
    堪笑。
    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
    风光正好。
    欲退时、何似闻早。
    把俗缘抛尽,逍遥林下,青松长伴难老。
    与鹤鸣立个家风,作千年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