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无检束。 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 莺喧燕宿。 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 高情恨蹙。 欢何时、重见桂菊。 又谁知、天上黄姑,扫尽晚春馀俗。 幽独。 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 长眉了目。 嫣然态,倚修竹。 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 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 |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景象,以春风为引子,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且色彩斑斓的春景图。 起首两句“春风无检束。放倡条冶叶,恣情丹绿。”春风无拘无束地吹拂,使得花草树木都肆意生长,一片丹绿。这里用“倡条冶叶”形容花草茂盛,用“恣情丹绿”描绘春天的色彩,语言生动且富有想象力。 接着,“莺喧燕宿。似东邻北里,都无贞淑。”黄莺喧闹,燕子栖息,就像东邻北里的女子们,都没有贞淑的气质。这里用鸟儿的喧闹和燕子的栖息来衬托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以东邻北里的女子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然后,“高情恨蹙。欢何时、重见桂菊。”诗人的情感变得高昂激愤,欢喜期待着何时能再次见到桂花和菊花。这里的“高情恨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多变。 下片开始,“幽独。铅华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形容女子幽居独处,铅华未御,翡翠色的帷幕深垂,郁金香染成的裙子鲜艳夺目。这里通过对女子居处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艳丽。 接着,“长眉了目。嫣然态,倚修竹。”描绘女子的美丽姿态,长眉亮眼,嫣然一笑,倚靠着修长的竹子。这里通过对女子的描绘,更加衬托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纵青门瓜美,江陵橘老,怎比无穷剩馥。最难禁、扇底横枝,恼人睡足。”青门的瓜虽美,江陵的橘虽老,但怎能比得上无尽的剩余香气。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扇子底下的横枝,打扰人睡眠。这里通过对瓜果和扇子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生机盎然,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词人也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