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作重虑始,功利故能永。 末俗纷锥刀,往往附光影。 此几百岁余,兴废屡动静。 七乡十万家,利害寄俄顷。 筹张好恶曹,聒聒乱池黾。 使君武陵孙,明洁水中荇。 坐啸黄堂春,独得意外景,登临莽芜没,叹息民不幸。 一日出水光,荡漾出荒梗。 黍禾杂菰鱼,狼籍被它境。 人指白鹤祠,殷勤窃有请。 衣冠俨群公,一一画真鲠。 斯人岂可作,庶用荐遗秉。 公乎且我去,何以慰乡井。 愿属丹青手,千载共观省。 |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清明廉政的官员,在混乱的社会中努力为民谋利,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民生福祉的关切。 首句“古作重虑始,功利故能永。”表达了传统的价值观,即做事要深思熟虑,追求长远的利益。这与下文描述的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 “末俗纷锥刀,往往附光影。”描绘了社会上人们追逐名利、附炎趋势的现象,形象生动。 “使君武陵孙,明洁水中荇。”则用比喻的手法,赞扬了这位清廉自持、光明磊落的官员。 “坐啸黄堂春,独得意外景。”这句表达了这位官员在混乱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 “登临莽芜没,叹息民不幸。”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登上高处看到荒芜的景象,为民众的不幸而叹息。 “愿属丹青手,千载共观省。”表达了诗人希望这幅社会写照能够流传千古,让人们反思和警醒。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