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千秋岁·鹤城秋晓》

鹤城秋晓。
又庆生朝到。
人与月,年年好。
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
君知否。
个般福分人间少。
塞上西风老。
红入霜前枣。
日日有,平安报。
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
香缭绕。
寿星明处台星照。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诗歌,充满了欢乐和庆祝的气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鹤城秋晓。又庆生朝到。”描绘了秋天的清晨,鹤城被晨光唤醒,同时庆祝生日的到来,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人与月,年年好。”这句话表达了人们与月亮一同度过每一个美好的年份,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黑头公相贵,膝下欢娱笑。”描绘了黑头公的高贵形象,以及儿童在膝下欢快笑闹的场景,形成了生动的家庭生活画面。“君知否。个般福分人间少。”这是在提醒读者,这样的福分在人间是稀少的,需要珍惜。 下阕“塞上西风老。红入霜前枣。”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渐紧,红枣在霜降前已经变得红润。“日日有,平安报。”表达了每天都有平安的消息传来,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慈颜酡晕浅,一呷金杯小。”这句话描绘了慈祥的面容上泛着微红,品尝着金杯中的美酒,形象生动。“香缭绕。寿星明处台星照。”最后两句形容香烟缭绕,寿星明亮,台星照耀,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庆祝,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家庭生活、慈祥的面容和神秘的寿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创作背景
**《千秋岁·鹤城秋晓》的创作背景与国家的动荡和作者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此词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局势动荡不安。作者张榘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深感国家的危难和民众的苦难。他通过登高望远,观察秋天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宋]
    试问司花女。
    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
    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抔土。
    却怕杏花生眼觑。
    先廿年、和影无寻处。
    遗草木,悴风雨。
    看花老我成迟暮。
    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
    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
    但认得、唐人旧句。
    明月楼前无水部。
    扣之梅、梅又全无语。
    询古柏,过东鲁。
  • 2
    [金]
    化鹤城高,山蟠辽海,参天古木苍烟。
    有贤王豪爽,不减梁园。
    高会端思白雪,清澜远泛红莲。
    况男儿方壮,好为知音,重鼓冰弦。
    香凝翠幕,月压溪楼,暮寒有酒如川。
    人半醉、竹西歌吹,催度新篇。
    顾我心情老矣,爱君风谊依然。
    倦游归去,羽衣相过,会约明年
  • 3
    [宋]
    玉箫吹断知何许,柳径日长娇燕舞。
    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