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齐俗》

柏寝才休又雪宫,杀麋罪与杀人同。
徂丘稷下人多诈,谁肯投身入阱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讽刺意味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在讲述一种社会现象或人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通过象征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人性欺诈和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 首句“柏寝才休又雪宫”,这里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或者象征性的意象,暗指权力的争夺和人性的贪婪。“柏寝”和“雪宫”可能象征着权贵们的奢华生活,或者是一种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第二句“杀麋罪与杀人同”,这句话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诗人似乎在这里指出,人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牺牲无辜的生命。这种行为的罪恶性与直接杀人无异。 第三句“徂丘稷下人多诈”,这里的“徂丘稷下”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暗指人性的欺诈和伪善。诗人在这里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权力过程中的虚伪和欺诈。 最后一句“谁肯投身入阱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在这个充满欺诈和权力斗争的社会中,有谁愿意被卷入这个无底洞呢? 通过这首诗,诗人以锐利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中的欺诈、伪善和权力斗争的恶果,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批判。
创作背景
《齐俗》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刘克庄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都相对发达的时期。然而,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贫富差距加大,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2. 个人经历:刘克庄本人性格豪爽,耿直敢言,他的诗词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也影响了《齐俗》的创作。 3. 文学背景:宋朝是诗词的繁荣时期,各种流派、风格竞相绽放。刘克庄的《齐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时文学风格的一种回应和探讨。 综上所述,《齐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学背景等多个方面。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宋]
    庠斋三岁最无功,羞愧宣王禄万钟。
    犹欲谈经谁复信,相招执龠便须従。
    陈风清净眠真足,齐俗强梁懒不容。
    久尔安闲长自怪,此行磨折信天工。
  • 2
    [宋]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従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
    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
    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
    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
    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
    便庆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
  • 3
    [宋]
    林侯上州麾,便饫大官饭。
    左淮鱼稻供,顾肯回一眄。
    待人均待士,乐易屏崖岸。
    悬知讫民庸,功倍而事半。
    淮乡旧乐土,兼有齐俗缓。
    顷来南北杂,颇复烦城旦。
    要须禁夺攘,立可息愁叹。
    为公泚银笔,攘袂歌粲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