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号用儒,顾有佞佛癖。 区区泥其粗,佛者宁汝即。 矫矫只履翁,谈妙尘可析。 冀上一言契,何意水投石。 瓶锡翩然逝,北去甘面壁。 有道恶惊世,应俗肯留迹。 一时起诞罔,千载受诳惑。 至今利涉地,传流何荒惚。 渡江一苇尔,古今尚遗植。 纷纷捕影徒,唱一和者百。 远渡有浮杯,行空或飞锡。 至人果善幻,几何异鬼蜮。 世人堕邪蔽,狥虚不计实。 我学谢傅韩,舣舟重唶唧。 |
这是一首关于佛教与世俗观念的诗。诗人通过对梁帝佞佛的批评,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观念盲目追求的反对。 首句“梁帝号用儒,顾有佞佛癖。”指出梁帝虽然号称儒家学者,但却有迷信佛教的癖好。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梁帝儒家身份与佛教信仰的矛盾。 接着,诗人通过对“矫矫只履翁”的描述,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赞美。然而,当人们试图与佛教教义相结合时,却遇到了困难,就像“水投石”一样无法契合。 然后,诗人描述了佛教徒“瓶锡翩然逝,北去甘面壁。”的形象,表达了佛教徒远离世俗,追求内心修行的精神。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一些佛教徒的行为荒诞无稽,欺骗世人。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批评。世人盲目追求虚幻的事物,忽略了实体的存在。诗人通过“我学谢傅韩,舣舟重唶唧。”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与世俗观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盲从的反对。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学习态度,呼吁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幻的事物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