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蒨。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径城中过坊口,初见山的喜悦,随后描述了长夏时节草木葱蒨,群山起伏,万马奔腾般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描绘了攀登僧院高楼,俯瞰旷野,群山苍翠,令人心旷神怡。最后表达了诗人对京华宦游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恢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