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冯尉》

我遵兔径西山麓,荆棘钩衣尘眯目。
怜渠此地费流光,君亦风餐并露宿。
遗蝗蹢躅无地皮,田禾蚕食犹孑遗。
扆饥可念劳可忍,君自坦坦人怜之。
繁昌乱山仅容鏬,一一到马蹄下。
南村吃饭宿北村,罢极凭诗写悲唶。
即今不作劳者歌,器识视我几倍过。
脱身箠楚吾已多,简书趋走子如何。
皇家猎隽张云罗,长安知己肩相摩。
五云深深护台阁,缥缈群仙依碧落。
即看郭振起通泉,应笑卑陬郡文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劳苦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诗。诗人以自己和“君”作为劳苦人民的代表,通过描绘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生存的状况,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苦难生活的悲愤之情。 首句“我遵兔径西山麓,荆棘钩衣尘眯目”描绘了诗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的情景,荆棘钩衣、尘土眯目,形象地表现出环境的恶劣。接着诗人用“怜渠此地费流光,君亦风餐并露宿”表达了对劳苦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他们不仅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劳作,还要忍受饥饿和困苦。 然后诗人通过对蝗灾和田禾被蚕食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遗蝗蹢躅无地皮,田禾蚕食犹孑遗”,描述了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以及劳动人民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接着诗人用“扆饥可念劳可忍,君自坦坦人怜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同情。 在下半部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繁昌乱山仅容鏬,一一到马蹄下”,描绘了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前行的经历,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不易。接着诗人用“南村吃饭宿北村,罢极凭诗写悲唶”表达了自己在劳苦生活中的感受和悲愤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皇家猎隽张云罗,长安知己肩相摩”和“五云深深护台阁,缥缈群仙依碧落”的生活,表现了对社会不公和苦难生活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即看郭振起通泉,应笑卑陬郡文学”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整首诗通过对劳动人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苦难生活的悲愤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创作背景
《寄冯尉》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化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表达情感、描绘生活和议论时事。同时,宋朝也是一个官僚制度严密、等级森严的时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2. 人际关系背景:诗题中的“寄冯尉”表明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为冯尉的人的。冯尉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僚,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情感交流或者生活交集,这些都可能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3. 个人情感背景:陈造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这些情感可能源自于他的生活经历,比如与友人的交往、对生活的观察等。 综上所述,《寄冯尉》的创作背景包括了社会文化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和个人情感背景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明]
    岁事惊心一叶过,不知客梦夜如何。
    卧闻群雁鸣沙碛,起看层冰幂野河。
    洛下帆樯淮水尽,舟中言语楚人多。
    此时别有伤离处,肠断南船商女歌。
  • 2
    [明]
    金陵昔会面,一别杳无音。
    故国秋云合,大江春水深。
    宦情同契阔,老景各侵寻。
    纵有衡阳雁,何由写宿心。
  • 3
    [明]
    同作他乡客,嗟余更滞留。
    关山明月夜,边塞白云秋。
    汉阙孤臣梦,胡笳万里愁。
    桑干河水近,知是忆并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