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郎陋巷四立壁,乘间亦戒宾友食。 慈亲衰鬓不供剪,定卖春衣典书册。 念君治具良骚骚,与渠侵早来得得。 小楼十客不馀地,犹胜陶翁劣容膝。 江西米{上臨下米}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 嗣宗阿戎各好士,笑颉羹鄙仍妇德。 老子旅寓得此饱,勃郁诗情喙三尺。 出门未妨雨垫巾,万屐声中缓归策。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艰难生活,以及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食的经历。首联“徐郎陋巷四立壁,乘间亦戒宾友食。”描绘了诗人的朋友徐郎住在简陋的巷子里,生活贫困,甚至要劝诫友人节省食物。颔联“慈亲衰鬓不供剪,定卖春衣典书册。”进一步揭示了徐郎家中的困境,慈母年迈,无法自理,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春衣和书籍。 颈联“念君治具良骚骚,与渠侵早来得得。”诗人想念友人,想象着他在准备佳肴,自己也早早地来到他家。接着,“小楼十客不馀地,犹胜陶翁劣容膝。”描述了在小楼上,十个客人挤在一起,虽然空间狭窄,但胜于陶渊明家中的简陋容膝之地。 然后,“江西米{上臨下米}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描绘了美食的丰盛,江西的米饭和吴国的香粳米如玉般美味。而“嗣宗阿戎各好士,笑颉羹鄙仍妇德。”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他们相互敬重,嘲笑那些鄙视妇女德行的人。 最后,“老子旅寓得此饱,勃郁诗情喙三尺。”诗人感慨自己旅居他乡,得到这样的饱食,心中充满了诗情。“出门未妨雨垫巾,万屐声中缓归策。”诗人出门不惧雨水打湿头巾,在众人的脚步声中缓缓归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贫困生活的艰辛和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