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烛影摇红·乍冷还暄》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
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
云幕低垂不展。
矮窗明、红麟初暖。
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
最苦山寒日短。
但梅花、相看岁晚。
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描绘了小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岁月和自然的感慨。 诗的开篇“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描绘了季节交替时的气候变化,形象生动。接着“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同时借用镜中的清霜暗示了岁月的痕迹。 “云幕低垂不展。矮窗明、红麟初暖。”这几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云幕低垂,矮窗明亮,红麟初暖,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这里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老年时的生活就是浊酒三杯,黄庭一卷,显得淡泊而从容。 下片“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视野开阔,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广阔胸怀。 “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忧郁的情绪。 “最苦山寒日短。但梅花、相看岁晚。”这里的“苦”字表达了作者对寒冷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而梅花则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最后“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以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些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乍冷还暄》是宋朝诗人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词**。赵以夫是宋朝的宗室,他生活在南宋中期,那时的朝廷已经偏安江南,而北方的领土仍在金人的手中。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许多文人墨客产生了怀旧、思乡的情感,赵以夫也不例外。他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对于《烛影摇红·乍冷还暄》这首词,从词名来看,可以猜测它与烛火、夜晚、温度变化等元素有关。词中的“乍冷还暄”描述了气温的变化无常,可能寓意着作者内心的起伏不定。而“烛影摇红”则可能象征着夜晚的寂静、孤独,或者暗示着生活的动荡不定。 综合来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以夫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变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它可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国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相关诗词
  • 1
    [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2
    [宋]
    小阁阴阴人寂后。
    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
    夜半霜寒初索酒。
    金刀正在柔荑手。
    彩薄粉轻光欲透。
    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
    记得长条垂鹢首。
    别离情味还依旧。
  • 3
    [宋]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
    夜从灯下翦春幡,笑罢椒盘宴。
    云母屏开帘卷。
    放嫦娥、广寒宫苑。
    星移银汉。
    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
    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
    可是紫箫声断。
    漫懊恨、春宵苦短。
    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