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将临日正长,肩舆同约到茅堂。 远林忽辱来公子,小圃翻能致辟疆。 花下扶筇临乱石,藤阴移席避斜阳。 幽居无物相延款,绿树成行晚更凉。 |
这是一首描绘初伏日长,诗人与友人一同赴茅堂避暑的诗。整首诗情境优美,生动描绘了夏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首联“初伏将临日正长,肩舆同约到茅堂”,这里运用了意象和叙述手法。诗人通过“初伏将临”和“日正长”两个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夏天的热烈和漫长。然后诗人用“肩舆同约到茅堂”叙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赴茅堂的情境,呈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状态。 颔联“远林忽辱来公子,小圃翻能致辟疆”,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诗人用“远林忽辱来公子”形象地比喻友人的到来,用“小圃翻能致辟疆”象征茅堂周围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惬意与愉悦。 颈联“花下扶筇临乱石,藤阴移席避斜阳”,这里运用了意象和描绘手法。诗人通过“花下扶筇”和“藤阴移席”两个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同时通过“避斜阳”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阳光的感受。 尾联“幽居无物相延款,绿树成行晚更凉”,这里运用了抒情和描绘手法。诗人通过“幽居无物相延款”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然后通过“绿树成行晚更凉”描绘了夜晚凉爽的景色,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运用了意象、比喻、象征、叙述、描绘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初伏日长、诗人与友人一同赴茅堂避暑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