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芜湖雄观亭》

大江来东南,旁受众壑输。
下驿峡下窄,积水陡下百尺馀。
势如千鼓駴万马,闛{外门内沓}啮蹙崩腾排轧争危涂。
蟂矶赖是作龃龉,不然颓沙裂岸复通舳舻。
霜晴似揭天两镜,瞥眼浪涛相吞屠。
不知河伯窟宅托何所,只应蛟鳄跋疐无宁居。
阴晴明晦何限景,付与沙鸥浦鹭纶竿夫。
令君作亭揽其要,豁然眼办了江湖。
我昔暂登览,诗瓢仍酒壶。
寒声隐隐撼窗户,绿雾喷噀擅晓晡。
吴樯楚柁乱秋叶,蜚山涌雪略座隅。
淮山千髻更在洪涛外,昏烟淡日时有无。
昆阳胜负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大江景色的诗,给人一种壮阔、震撼的感觉。诗人以大江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水势汹涌、波涛澎湃的景象。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如“势如千鼓駴万马,闛{外门内沓}啮蹙崩腾排轧争危涂”,将江水的汹涌比作千军万马奔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江水的磅礴气势。 同时,诗人也借助景物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如“不知河伯窟宅托何所,只应蛟鳄跋疐无宁居”,表达出对江河湖海中的神秘生物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的尊崇。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既展示了大江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题芜湖雄观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作者陈造的经历有关。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占了洛阳和汴京等地,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随后,陈造为了逃避战乱,携家南逃,先后流亡到淮海、金陵、江西等地。 这首诗是陈造在流亡期间,避难江南,路过芜湖时,登上雄观亭远眺,感慨万千,借景抒怀而写下的。他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国破碎的悲痛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风貌。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战乱和流亡,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坚韧。
相关诗词
  • 1
    [唐]
    当途当途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 2
    [宋]
    督府由来十六秋,几回祈去几回留。
    人称姬旦三朝辅,谁羡鸱夷一舸游。
    葛岭春风天地醉,芜湖夜月古今愁。
    平生心事青编在,身与皇家共戚休。
  • 3
    [宋]
    芜湖还似鉴湖春,我亦归来贺季真。
    好赋俱陪招隐士,耦耕长似问津人。
    襟怀处处尊前好,花柳番番雨后新。
    谁道只凭诗遣兴,却因雕琢费精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