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济宁夜泊》

呜呜画角语城头,暝色苍茫倚舵楼。
古戍烟生人已散,长河月落水空流。
异邦信美非吾土,他日重来是旧游。
千里乡心孤枕上,可能今夜梦刀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风光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国的深深思念。 首联“呜呜画角语城头,暝色苍茫倚舵楼”,以画角之声和苍茫的暮色描绘出边城的孤寂与冷落,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古戍烟生人已散,长河月落水空流”,进一步描绘了边城的寂寥景象,古戍的烟火、长河的水流,无不在诉说着这里的孤独和寂静。 颈联“异邦信美非吾土,他日重来是旧游”,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虽然这里景色美丽,但并非自己的家乡,因此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能重游故地的期待。 尾联“千里乡心孤枕上,可能今夜梦刀州”,诗人在孤枕上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入睡,希望能在梦中回到故乡。这里的“刀州”是诗人的故乡,也是诗人心中的一份执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执念。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边塞诗。
创作背景
《济宁夜泊》是明代文学家吴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泊船济宁时的所见所感。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地理背景:济宁位于中国山东省,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是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水陆码头。诗人夜晚在此泊船,感受到了济宁的独特魅力。 2.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吴宽作为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3. 个人背景:吴宽曾任翰林编修、吏部侍郎等职,他的诗歌多反映官场生活、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在《济宁夜泊》一诗中,他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济宁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综上所述,《济宁夜泊》的创作背景包括地理、时代和个人背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首诗的诞生。
相关诗词
  • 1
    [宋]
    吾友方济宁,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穷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遗经。
    一旦起作郡,卓然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仪刑。
    九原长往不可作,使人思之泫然双涕零。
    我言济宁今不死,济宁有子字希直,外焉才华已绝世,内焉持敬恒惺惺。
    往年我谒宋太史,见之座右爱其风。
    神秀发目光,如月双眉青。
    太史文章擅中土,东播逾若木,西流入麋泠。
    每称希直禀间气,旁驰余子犹以清渭临浊泾。
    太史犹巨钟,而我犹寸莛。
    我诵芜陋辞,一
  • 2
    [唐]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
    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
    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 3
    [明]
    不管青天问去鸿,百年都只此杯中。
    千家小聚村村暝,万里河流岸岸同。
    远树入河留返照,布帆随力饱西风。
    南来北往奔波地,留与儿童笑老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