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的诗。从诗中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定态度和隐逸情怀。 首句“晏眠不觉过残冬”,以“晏眠”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冬季的懒散生活状态,而“不觉过残冬”则又展示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沉浸。 次句“枕上哦诗仿鲍溶”,诗人在枕上吟诗,仿效鲍溶的风格,表现出他的诗人身份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第三句“犹喜形骸从小隐”,这里的“形骸从小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隐逸生活的喜爱。他隐于市井,不在于追求功名,而是享受这种平静的生活。 接着,“肯将名姓入斜封”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他不愿将自己的名字写入斜封,即不愿参与世俗的争名夺利。 然后,“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两句,描绘了市井的喧嚣和农田的宁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最后,“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两句,诗人以丁公的差异来反衬自己的态度,表明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梦中依然是松树等自然景象,进一步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淡定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生活的淡定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