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成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飚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欹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管,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 |
这是一首描写夏天炎热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炎炎夏日,让人感到热气腾腾,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好客之情和自己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点明了时令已是夏末秋初,炎热已经达到了极点。接着诗人用“借成面西日,午后如烹炊”来形容午后的炎热,犹如在烹饪炊饭一般,形象生动。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表达了主人的好客之情,用杉树枝覆盖在架上,为客人遮挡炎炎烈日,体现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 “赫日辟三舍,鲜飚汎沦漪”,炎热的太阳让人无法忍受,但是微风轻拂水面,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夏日的炎热。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高树上的蝉鸣声不断,仿佛是在演奏笙篪一般,形象生动,也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氛围。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夜幕降临,明月升起,树枝上的疏影斑驳,让人感到一种清静之美。 “欹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诗人在桃竹下斜靠着枕头休息,或者在露天的笋皮下坐着,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一种舒适和自在。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逃难于世,过于奢侈恐怕会招来祸患,但是他仍然感到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因此心怀感激地写下了这首诗。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对夏日炎热的描写和主人好客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感慨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