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光相寺》

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
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贔屭。
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
攀扪步步足难移。
大盘小盘八十四。
行行更入娑罗平,侧立长嗟心胆碎。
洗脚溪头登土峰,板屋数间光相寺。
寺中萧然无个僧,普贤小殿生阴气。
天仙桥上光明岩,银色光中世界异。
须臾风雨洗天来,兜罗绵云塞天地。
虚空现出大圆光,五色晕中瞻大士。
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灯分百千计。
别有草庵三四僧,花木满轩颓清致。
有时云起自雷岩,两道金光出岩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险峻景色和寺庙的宁静气氛,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描绘了峨眉山的地理位置和峭壁悬崖的景象,通过“削寒翠”三字,传达出峭壁冷峻、苍翠欲滴的视觉感受。 接着,“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贔屭。”描述了攀登栈道的艰难,通过“动摇摇”和“矮石支撑”等词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路险峻,步履维艰。 然后,“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一句,通过对深渊的描绘,加强了峨眉山的高耸和险峻感,使人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描述完自然景色之后,“洗脚溪头登土峰,板屋数间光相寺。”一句,引入了人文元素,描述了寺庙的位置和简朴的建筑。 “寺中萧然无个僧,普贤小殿生阴气。”一句,营造了寺庙宁静、庄重的氛围,也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沉淀和神秘色彩。 接着,“天仙桥上光明岩,银色光中世界异。”描绘了寺庙附近的天仙桥和光明岩,通过“银色光中世界异”一句,传达出神秘、崇高的感受。 “须臾风雨洗天来,兜罗绵云塞天地。”一句,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风雨,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莫测。 最后,“虚空现出大圆光,五色晕中瞻大士。”和“日暮云收山寂然,乙夜灯分百千计。”分别描绘了雨后天空出现的圆光和寺庙夜晚的灯火,通过这些景象,营造出宁静、神秘的氛围。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峨眉山的险峻和美丽,同时也呈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神秘。通过对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的赞美。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光相寺》创作背景与寺庙光相寺有关,这首诗描述了寺庙所处的峭壁悬崖、栈道崎岖的环境,以及寺庙内部的萧然与普贤小殿的阴气。同时,诗歌中也表达了对于佛教教义、神通变化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在参观寺庙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辨。
相关诗词
  • 1
    [宋]
    蜡烛花中月满窗。
    楚梅初试寿阳妆。
    麒麟为脯玉为浆。
    花影烛光相动荡,抱持春色入金觞。
    鸭炉从冷醉魂香。
  • 2
    [清]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
    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
    日暮九疑何处?
    认舜祠丛竹。
  • 3
    [唐]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